救生艇反應不如預期,猶豫中的香港人擔心甚麼?

@前言

最近,有些香港朋友看到黃先生關於議題的文章,問是否與加拿大生活指數高,冇朋友,天氣凍,搵唔到食等等的原因有關呢?

@Hong Kong Pathway的誕生

首先重溫救生艇計劃的誕生,是UK於2020.07.01推出BNO 5+1計劃回應特區政府於2020.06.30實施的黨安法,剛推出時只照顧BNO持有人,他們回歸後在香港出生的仔女,如果父母不申請,他們就只能望門輕嘆。於是當時的加拿大外長Champagne緊貼UK,於2020.07.03發表聲明,給UK的項目補漏,向香港年輕人派定心丸。

@2021.11.12宣佈的玄機

移民部於2020.11.12給Hong Kong Pathway拉起序幕,但當日的宣佈內容十分籠統,難道移民部草率行事?大家還記得2020.11.11香港發生甚麼事嗎?當日4名立法會議員被DQ,當時是社會大事件,加拿大移民部毫不猶豫,搶先介紹Hong Kong Pathway的雛形,再一次給香港人派定心丸。

當然,時至2022.03,沒有最差,只有更差,議員被DQ已不再見怪,而UK更修訂BNO 5+1計劃,於2022年底,歡迎回歸後出生的香港人,只要父母其中一方持有BNO,就可以獨立申請,不須再依附父母。

由此可見,Hong Kong Pathway是因應國際形勢產生的項目,最近的例子是烏克蘭項目,並非加拿大主動出擊,在世界各地搜羅精英移民加拿大。更不是廿多年前的政策,從印度或一些非洲國家吸引當地專業人士如醫生或工程師來加拿大,但來到後不能重操故業,有些轉為揸的士,浪費人才,形成雙失局面。

@加拿大是否搶人才

Hong Kong Pathway與UK,澳洲,美國收容香港人的不同項目一樣,不存在互相競爭,只是給有意離開香港的人一個選擇,有辣有唔辣,任君選擇。

所以,是否能負擔加拿大的生活費用,能否建立新的社交圈子,能否適應天氣,能否搵到食,就要自己做些基本研究,決定這方面的犧牲與移民加拿大的得著是否值得,不能說是加拿大社會問題,更不存在誤導大家來加拿大。

@勵志故事

同文Commons於2022.03.03報導在加港人Edwin的故事,給願意適應新環境的香港朋友參考。

@聽來的負面故事

最近黃先生接受傳媒訪問,內容除了救生艇計劃的一般資訊外,更提及一個個案,一名月入數萬的香港人,毅然放下事業拿OWP來加拿大,也找到銀行工作,起薪點只是20+加元,相對生活費支出有點吃力,再加上結識不到新朋友,導致抑鬱,最後選擇放棄回港。

大家再參考2022.02.06 SCMP報道,不少合條件申請OWP的香港年輕人,雖然知道申請移民對工種沒有特別要求,卻抗拒藍領工作因而卻步……

@結論

黃先生想帶出一個訊息,既然上救生艇是個人的選擇,理應接受短期的波浪,穿上並非度身訂做的救生衣,接受風吹雨打,直至最終著陸,才開始享受新環境。反正救生艇的載客量始終有限,怕暈浪的可以留守,說不定有其他轉機。

@溫馨提示

黃先生善意提醒大家,尤其是作為家長的,睇遠啲,這方面多講無謂,大家心照吧。

起來,不願做奴隸的人們!